• T

学习共同体 中期总结报告

2016-10-29 22:27:27   来源: 本校新闻中心

德胜学校注重招贤纳士,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学校加大了招聘优秀高学历人才的力度,高薪聘用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在聘用高学历人才的同时,学校更是希望高学历人才在德胜能够“大材有大用”:在德胜学校的发展中成为中流砥柱,同时成就个人在事业上的发展。

  德胜学校注重招贤纳士,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学校加大了招聘优秀高学历人才的力度,高薪聘用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在聘用高学历人才的同时,学校更是希望高学历人才在德胜能够“大材有大用”:在德胜学校的发展中成为中流砥柱,同时成就个人在事业上的发展。目前,我校国内部研究生教师人数为83人,占教师总人数的29%,是一支对教育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队伍。

由这一支不断壮大的队伍所组成的研究生工作站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优良的学习和教研之风,逐步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学习共同体”。工作站秉着“引领研究生教师队伍的教研之风、促进研究生教师的不断发展、发挥研究生教师的专业特长”的目标不断努力。在学校领导,学校特级教师的悉心指导下,研究生工作站的活动不断取得进步和突破。

一、读书与分享

1、研究生工作站全体会议暨全仁经特级教师专题报告会

  2015年10月11日,在我校研究生教师会议上,特级教师、德胜学校全仁经老师专门为研究生作了教研讲座,主题为《在中学教育的广阔天地走教研结合之路,当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中学教师》。全老师指出,要打造世界级名校,首先必须打造一支真正世界一流的中学教师团队。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应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研究,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提高。全体德胜教师,尤其是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并正确树立忧患意识、前瞻意识、发展意识,孜孜以求,不断进取。要坚持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把教师职业当作自己的一份教育事业来努力做到最好。关键是做好“三件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探索不止。

2、研究生工作站全体会议暨吕向主任教育分享会

  2016年3月9日下午,德胜学校研究生工作站召开全体工作会议,并邀请国际部中文系吕向主任为在校研究生老师们分享其教育经验。面对研究生老师,吕老师游刃有余,无私地向教师们交流教育心得。吕向主任用她在新加坡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与老师分享和畅谈了关于“学生潜能激发”的问题。新加坡的教育体制有利于每个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兴趣。它同时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在日常的教学中,吕向主任也充分把新加坡教育的成功方式引入德胜学校,“同样是一节语文课,我会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口头表达的练习,并调动学生的创意思维,让他们根据课题进行再思考、再创作,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听完吕向老师的分享之后,工作站的研究生教师通过提问与吕老师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

  在本次大汇总,工作站站长沈涵老师还向大家介绍了工作站本学期的精彩活动安排,鼓励工作站内的老师们充分利用工作站的有利资源和平台,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3、“悦读•研读”读书分享会

  为了进一步激发老师们读书热情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研究生工作站在2016年6月1日举办了“悦读•研读”读书分享会。本次分享会在赵庭权副站长的主持下顺利开展,三位老师分别分享了自己最近读到的好书,所谓“奇文共欣赏,好书同品尝”。在督导部的支持下,本次分享会成为教师选修课之一,得到了全校老师的积极参与。

  英语老师龙莹与老师们分享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的问题,向老师们介绍了《记事本圆梦计划》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两本关于时间管理的好书。第二位分享的周晶冰老师首先与大家一起读了一下《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一书的目录。在周晶冰老师的引导下,老师们一起进行了一场关于“纪念逝去的记忆与情怀”的思考。心理老师杨周健分享的主题是“教你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杨老师介绍了他大学老师的著作《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现场杨老师不仅介绍了好书,还直接利用书中的心理咨询理论帮助在座老师更好地与学生交流沟通。因为时间关系,本来准备进行分享的彭璐老师只能暂缓到下个学期进行分享。

  正如赵庭权老师所说:“我们是教别人读书的,但是很遗憾,因为工作忙很少有时间享受书香世界的精彩,所以我们要举行这次研究生工作站读书分享会。”下学期,工作站还将继续举办读数分享会活动。希望沟通这样的活动,能够让老师们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提醒老师们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继续保持阅读的好习惯。

4、研究生工作站图书角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研究生工作站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6月份,研究生工作站图书角正式成立并投入使用。图书角目前拥有书籍60余册,书籍涵盖了德育工作、教育理论、学科教学、学科专业书籍等。赵庭权副站长执笔起草了《研究生工作站图书借阅须知》,沈涵站长对图书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编号。图书角的投入使用受到了广大研究生教师的热烈欢迎,大家争先恐后地前往借书,在研究生工作站内部掀起了读书之风。相信在有了自己的图书平台之后,研究生教师的读书分享会更加踊跃,下学期的读书分享会同样值得期待。

5、研究生工作站微信公众号

  微信是现在人们进行沟通和快速阅读的有利平台。为了研究生教师能够有一个更加方便快捷的沟通分享平台,学期初工作站管理团队提出了建立微信公众号的设想。经过王兵老师的努力,在本学期中,工作站微信公众号建立并投入使用,并持续转载了我校《教研通讯》上的优秀研究生论文。希望通过从纸质的论文到电子的论文的转变,让老师们更多地阅读同行的文章和作品,提升个人的教研水平。

二、学习与展示

1、“德胜知星”首届研究生工作站知识竞赛

  为了进一步促进研究生教师的学习之风,为了给我校“学贯中西、通古博今”的研究生教师一个充分展示风采的平台,2016年3月30日晚,“德胜知星”首届研究生工作站知识竞赛在我校图书馆四楼报告厅举行。德胜学校的“最强大脑”云集在此,他们通过手中小小的抢答器,展现自己思维敏捷、博闻强识的一面。知识竞赛经过两轮小组赛和一轮个人赛,最终数学系陈倩老师笑到最后,摘得比赛一等奖。胡静雅老师获二等奖,彭璐、陈雪虹老师并列三等奖。

  本次活动由工作站管理团队成员从暑假开始进行筹备,其中沈涵老师负责方案制定和召开多次筹备会议,杨周健老师负责了题库建设,赵庭权、王慧、王佳怡老师负责题目的审核,王佳怡老师负责奖品采购,王兵老师负责比赛用PPT制作和现场技术支持,杨周健、王慧老师负责比赛现场的主持。大家群策群力、团结合作,确保了首次举办此类活动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比赛让各组队员们接受了来自文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心理、英语等学科的轮番洗礼。比赛不仅考验手速和脑速,还要考验胆识和运气。与这些常规的知识题相比,真正体现“德胜特色”的,是我们筹备小组精心策划准备的“德胜情怀趣味题”。德胜学校的风景、老师和学生人数等信息纷纷被改编为题目,为现场选手和观众们多次制造了巨大的“惊喜”,也将比赛气氛带到了一个个高潮。

希望借助这种活泼有趣的知识竞赛形式,在丰富老师们业余生活的同时,促进老师们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和其它学科的知识范畴,保持终身学习、终身研究的习惯。

2、研究生教师外出学习

  学校多次组织研究生教师外出学习,有外出学习机会的教师也在学习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及时整理,与其他教师进行了分享。

  11月1-2日,我校四位青年研究生教师曾靓、杨周健、江月和徐思欣到广州参加了“全美最佳教师雷夫•艾斯奎斯携新书《说给老师的真心话》全国教育巡讲广州站”报告会。11月1日的活动中,雷夫老师以《我的教师成长之路》和《如何从教30年后还能保持激情》为题进行了演讲。雷夫老师与在场的教师就中美教育的联系和差异开展了交流。活动中,教师们还与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焦建利主任、潘李南老师、南海区桂城平洲三中龙海平校长就中美教育体制管理和学校领导层应如何促进教师教学进行了对话交流。11月2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焦建利主任为参加培训的教师作了主题为《信息时代教师大知识,学习与专业成长》的专题报告,详细阐述了信息时代的全方位变革。报告分为几个章节,聆听报告的教师们都就本章节的内容与焦建利主任进行了深入交流。活动后,四位老师都将自己的学习感想进行总结,工作站将各位老师的心得体会及时在校园网上进行分享。

  11月1-5日,我校研究生教师蔡莉芳、沈涵、廖肖霞参加了“第三届全国中小学课程建设大会暨北京最具影响力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内涵发展现场学习”。在为期5天的学习中,先后听取了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王丽星副校长、人大附小校长郑瑞芳等现代教育名家的报告,并开展了面对面的交流;实地参观考察了人大附中、北京二中、北京101中学、广渠门中学等名校。在北京二中,钮小桦校长与我们进行了座谈。座谈过程中,我校老师积极与钮校长探讨学校师资比例和引进高学历师资的问题。北京二中目前有博士教师13位,分布在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这些老师在学校中的主要工作不是承担常规课堂教学,而是带领学生进行科研工作。其中一位化学博士的研究领域是环境监测,他建立了一个规范的化学实验室,带领学生研究“地沟油的成分”、“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雾霾”等等,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关于“二中对博士教师的期待”这个问题,钮校长认为中学需要高端的实验室和研究课题,博士教师应该发挥科研作用,应该将科研的方法和思维传授给学生。

三、教育与教研

  我校《教研通讯》自上学期复刊,为研究生教师提供了一片提升个人教研水平的沃土。在复刊后的3期中,研究生教师共发表文章23篇,占总发表数量的50%,成为了《教研通讯》的主力军。具体统计于下表。其中沈涵、赵庭权、柯秋白、周水平等老师发表了多篇文章。在《我心中的优质课》专题研讨栏目中,35岁以下研究生教师积极参与写稿投稿,几乎所有青年研究生教师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

QQ截图20161029222514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经过总结和反思,工作站拟在下一阶段开展以下主要活动:

1、进一步开拓学习与展示平台

  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为研究生教师提供多维的展示平台,加大对积极参与活动教师的激励措施。在丰富研究生教师业余生活的同时,增强研究生工作站的凝聚力。

  组织研究生工作站教师积极参加“德胜大讲堂”活动。“德胜大讲堂”是课程部在本学期新开设的一项重要活动,也为我校才华横溢的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发挥个人特长的平台。工作站将组织研究生教师作为讲坛的主讲老师为学生开设讲座活动。同时,优秀的讲座将进一步被推荐到顺德区图书馆开设的讲座活动。

  提倡研究生教师参加每周三在顺德区图书馆开办的讲座活动。顺德区图书馆每周三都在文筑书店举办讲座活动,包括“德胜读书会”、“文筑分享会”等。讲座涉及的学科广泛、内容丰富,讲座形式灵活、氛围轻松。希望我校研究生教师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轻松的学习和交流,拓宽知识面和视野。

  加强读书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每学期开展1-2次“读书分享会”,以促进研究生教师的读书学习之风和分享交流氛围。

2、进一步加强教研工作

  进一步夯实教研工作,充分利用《教研通讯》这个平台,将教研工作落到实处。在研究生工作站内部营造“乐于教研、勤于教研”的氛围,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教研水平的骨干力量。按《教研通讯》专栏计划,继续开展“我心中的良师”教研活动。



Copyright 广东顺德容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